分享成功

[转帖] 公交车,越变越“小”

      一场公交车小型化潮流,正在席卷全国部分城市。
支持楼主

1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1861 回复 2
举报
全部评论
  • 默认
  • 最新
  • 楼主
  • 高逸图 LV1 路人 楼主
    2楼
      最近,不少青岛居民发现,新的公交车“缩水”了,以前那种“巨无霸”的公交车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则是各种“迷你巴士”穿梭在大街小巷。
      除了青岛,在深圳街头,从繁华的市中心到偏远的城中村,从连接地铁站的接驳线到深入社区的微循环线路,小巧玲珑的公交车正逐渐成为街头的新风景。
      2024年以来,深圳、青岛等多个大中城市,在更新换代公交车时,小型公交车的占比逐渐提升。
      为什么越来越多城市,选择小公交?小公交能解决部分城市公交车“满街跑无人坐”的困境吗?
      图片
      一辆行驶在深圳街头的电动公交车图/视觉中国
      “小公交”越来越多
      2025年初,不少青岛市民发现,自己常坐的公交线路换新车了,但车变小了。
      “2025年初坐了一次405路,车变得小多了,听说这类公交车型被叫作‘宝宝巴士’。”有青岛市民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除了405路,近期,青岛约500辆公交车开始换新,除了6米公交车,还新上线了部分7米车辆。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上新车辆中大型车辆的占比进一步下降。
      根据《2024年青岛市新能源公交车辆更新购置项目公开招标公告》,2024年青岛市新能源公交车辆更新购置项目显示,采购6米级纯电动公交车20辆、7米级纯电动公交车120辆。而这两类车型,在以往采购中鲜有出现。
      发现公交车变小的还有深圳市民。
      “最近一年,经常在福田、盐田看到贴着‘上车请招手’标语的迷你小巴穿行,这些小公交一般‘招手停车、按铃下车’。”有深圳市民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该深圳居民提到的,是深圳巴士集团2024年推出的“蓝海豚”小巴。从2024年1月,深圳巴士集团投放了100辆“蓝海豚”小巴。首批5.5米长的“蓝海豚”微型巴士从此开始“走街串巷”。
      值得关注的是,不论是青岛405路的“宝宝巴士”,还是深圳的“蓝海豚”,都属于微循环线路,它们深入小区、社区、园区,为市民提供公交地铁之间的接驳服务。
      比如青岛405路,串联富吉苑、梦境江南、河西紫金园、杨家群丽景苑等多个小区,连接居民小区和地铁车站。深圳“蓝海豚”巴士,分别投放在13条公交线路运营,为福田保税区、白石龙村、固戍村等13个社区、园区从地铁口接人,提供“送您到门口”的接驳服务。
      “类似深圳、青岛等地的‘小公交’,实际上是目前各地强化地铁与公交接驳的一个缩影。特别是在大城市,随着近年来地铁客流量的持续攀升,不少城市开始不断加强地铁与公交的接驳,这类微循环公交线路非常喜欢使用‘小公交’。”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运输研究中心主任程世东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近一年来,开始尝试与地铁接驳的城市越来越多,比如宁波推出多条“地铁一到,公交即发”的公交接驳线路,最近几天,福州将开通地铁接驳9号专线,为此还调整90路、337路公交线路的走向。
      “降本增效”
      有业内人士坦言,各地公交公司之所以推出地铁接驳线,除了更好满足居民出行需求的变化之外,“拯救”岌岌可危的客流量,是其重要目的。
      “从10年的时间跨度看,乘客差不多少了近一半,目前最主要的乘客是老人和上下学的学生。”一位在深圳公交系统工作近二十年的公交司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除了早晚高峰期,日常时间公交车的空座率越来越高,很多时候车上只有两三个人。甚至在部分节假日,车上连满座都无法达到。在这位司机看来,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倾向于乘坐地铁出行或骑电动自行车,这为公交系统提出了较为严峻的考验。
      “不仅是深圳,从2014年以来,全国公交车客流量下降一半左右,这成为公交系统目前面临的严峻挑战。”程世东表示。
      据交通运输部数据,常规公交客流量在1998—2014年呈现增长趋势,2015年开始,客流量逐年减少;2020—2022年,受疫情影响,公交客流量降至历史低点,2023年客流量虽有小幅增长,达416.3亿人次,但只达到了2019年客流量的67%,2014年的53%。2024年上半年,全国公交车(公共汽电车)客运量达到194.7279亿人次,虽然同比小幅度提升,但仍然与高峰期无法相提并论。‌
      “在公交整体客流量不断下降的情况下,采购更多小型公交车并调整优化公交线路,无疑是公交系统‘降本增效’的重要尝试。”程世东分析。在他看来,公交车的小型化,还能让线路更灵活。
      在程世东看来,越来越多城市公交的小型化,为了更好适应当前客流量减少的现状,因为小型化之后,一方面能节省成本,因为随着客流量的减少,使用大车变得不经济;另一方面则能更好保障服务质量。
      而在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看来,公交车型的小型化是整个公交系统需要直面的,因为部分大型公交车的运营成本比较高,无法适应现在的客流量现状,车辆的“新陈代谢”需要进一步加快进行。
      会继续萎缩?
      公交车客流量普遍下滑,伴随的另一大趋势则是,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
      根据公安部2024年7月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汽车3.45亿辆,其中新能源汽车2472万辆,千人汽车保有量为244辆‌。而2014年全国汽车保有量为1.54亿辆,千人汽车保有量为105.83辆。换言之,10年时间,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增长了1.3倍。
      在不少业内专家看来,近十年来,大中型城市的公交客流量受到快速修建的地铁影响较大;而在中小城市,家用小汽车的逐渐普及,影响了一大部分曾经的公交客流量。
      以深圳为例,2010年,深圳公共交通出行体系中,小汽车、地面公交、轨道交通的分担率分别为46%、40%和1%。但到了2023年,三者相应的分担率分别为50%、15%和27%。
      以发达国家的情况观察,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的千人汽车保有量高达837辆;同期加拿大的千人汽车保有量达684辆。众所周知,北美这两大发达国家,公交系统不论线路还是等待时间都饱受诟病。除了极个别大城市,在不少北美城市,公交车发车间隔超过一小时的情况屡见不鲜。
      随着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未来公交车系统是否面临进一步萎缩?
      “影响客流的几大因素中,大规模地铁建设也基本结束,未来如果公交自身不断优化线路,其吸引力、竞争力会有所增强。我国的人口密度和城市规模以及城市的组织形式,总体看与欧洲更为相近,公交系统不会萎缩到北美的局面。”程世东说。
      在他看来,即使未来全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不断提升,公交车仍然有自己较为固定的客群。不过未来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对公交车的定位会不同,大城市仍然会服务较大比例通勤
    1-19 15:25
    回复
  • 连体钞 LV1 路人
    3楼
      公交车应该改变运营思路了:1、把长线改为短线快速循环运营,解决地铁到不了交通困境。2、增加区域夜间运行线路,解决地铁停运后的市民通行。3、加强都市旅游线路,为外地游客提供旅游信息服务和交通服务。
    1-19 17:57
    回复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随手拍
  • 新政李家芦溪,车子多如蝼蚁。只要匀速前进,咋个又会堵起?两边停车不说,桥上也在停放。嘉陵美食紫府,开车不如走路。过年添堵添烦,谁可攻坚破难?(自由拍客/破空散人/自由行户外/大年初五实拍)#在路上##城市印象#

    自由拍客

    1
  • 有些人要做一件好事,嘴巴一讲出来,他的好事就做不成了,有句话叫做“事以密成,言以泄败”。

    生慧

    0
  • 真搞不懂怎么这几个月电费这么高,以前都没试过这种的,是不是乱收费用

    苹果的

    0
  • 人与人之间不能缺少仁义礼智信,孔子的仁义礼智信就是教我们做人要有道德修养,无论对哪个人,一定要有仁爱之心,心中要有道义和正义。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一个人不学礼仪,不足以自立。你在爸爸妈妈面前没有礼貌,人家会说你没有教养;如果到外面没有礼貌,你就会被人家看不起,在社会上难以立足。智就是智慧,教了你们很多做人的道理,用在人间就是一种大智慧,没有智慧,今天这里做错,明天那里做错,因为你缺乏智慧,所以很多事情你都会做错。信就是诚信,做人要诚信,

    生慧

    0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免费下载麻辣社区
这是app专享内容啦!
你可以下载app,更多精彩任你挑!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