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这一轮高温有多热,啥时降温?气象首席来解答
昨天 05:57
四川手机报
麻辣社区
中央气象台7月14日18时发布的高温橙色预警,特别点名“四川盆地”,指出“预计7月15日白天,四川盆地等地有35℃以上高温天气,四川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
成都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局地最高温38℃以上
成都市气象台2025年07月15日10时00分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预计今日白天我市武侯区、锦江区、青羊区、成华区、金牛区、青白江区、高新南区和高新西区的所有镇(街道)最高气温将升至35℃以上,东部新区的大部分镇(街道)最高气温将升至38℃以上,高温时段主要出现在今日12-19时。预计未来三天高温天气持续,请注意防范高温带来的不利影响。目前龙泉驿、新都、温江、双流、郫都、新津、大邑、蒲江、都江堰、彭州、邛崃、崇州、简阳、天府新区已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金堂已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重点来了!这轮高温将持续多久?能热到什么程度?啥时候降温?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四川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黄楚惠针对上述问题作了解答。
黄楚惠表示:
· 此次高温预计从7月14日持续到18日,在此期间,盆地西部日最高气温为35~38℃、盆地东部日最高气温可达37~40℃。
· 导致这次高温的原因是我省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这与6月中旬受青藏高压控制形成的高温不同,当时的热属于“干热”。而副高控制下,早晚多分散阵雨或雷雨,是“湿热”,给人比较闷热的感觉。
· 受高空低槽东移影响,7月19日至20日,我省有一次降水过程,高温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但盆地日最高气温仍在30℃以上。
★ 四川省气象局专家提醒:
→ 持续高温天气,易诱发中暑、热射病等高温急症,公众应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活动,及时补充水分,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同时注意用电安全。建议相关部门做好电力能源调度保供工作。
→ 建议抓住晴好天气,及时开展塘库堰渠、涵洞道路、通讯电力设施的清淤疏堵修缮,并对清涝田块清沟排水,做好农林病虫害监测防控工作。
→ 近期温度高、湿度大,大气能量不稳定,局地易产生短时强降水、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公众户外活动、旅游避暑需警惕各类潜在风险,强化安全防范与灾害避险意识。
另外,还要特别提醒大家,除了关注高温以外,降雨引发的气象次生灾害也不容忽视。
四川省气象台提醒,7月14日晚上至17日白天,盆地西部、川西高原和攀西地区有分散雷雨或阵雨,局地中雨,需防范局地强对流天气可能引发的气象次生灾害。
【高温来袭!四川要求合理调整劳动者工作时间 落实防暑降温措施】7月14日,四川省气象局发布消息,盆地阶段性高温天气持续,局地气温将达40℃以上。高温天气下,该如何保障劳动者权益?近日,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发布关于做好高温天气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的通知,强调要充分认识高温天气对劳动者特别是环卫工人、快递员、外卖员等户外作业劳动者带来的危害,把保护劳动者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好高温天气下劳动者合法权益,全力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通知要求,各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督促用人单位严格落实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要指导和督促用人单位建立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加强劳动者身体健康检查,合理调整劳动者工作时间,科学确定劳动强度,全面改善劳动条件,开展高温天气作业危害及防护等职业健康知识培训,完善劳动者高温天气作业时突发疾病应急处置预案,及时组织救治,最大限度减少高温天气作业对劳动者身体健康带来的危害。执行高温天气户外工作时间规定督促指导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生产特点,合理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的户外工作时间,尽量避开酷热时段作业,适当增加劳动者休息时间和轮换班次。指导督促用人单位在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的高温天气下,停止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并尽量缩短室外连续工作时间,不得安排劳动者在当日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要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连续工作时间,并不得安排劳动者加班。落实防暑降温措施督促指导用人单位在高温天气户外工作场所或高温工作场所配备必要的防暑降温设备设施,为从事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提供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防暑降温饮料、保健用品等,切实营造安全舒适工作环境。督促指导用人单位对不适宜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及时协商调整工作任务,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下从事户外作业及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督促指导用人单位对出现中暑等症状的劳动者立即采取救治措施,必要时及时送医治疗。保障劳动者劳动报酬权益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高温津贴纳入工资总额,防暑降温饮料不得冲抵高温津贴。用人单位要合理确定高温天气下劳动者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不得因高温天气停工、缩短工作时间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待遇。督促指导用人单位及时向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引导用人单位在工资分配中考虑高温天气作业等特殊劳动消耗因素,向一线、艰苦户外岗位劳动者倾斜;引导平台企业对高温天气下接单的户外工作劳动者给予适当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