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放榜季,每天社交媒体与大街小巷都充斥着关于高考分数的讨论,当然最激动的还是我们这些八零后的父母,自己的娃正在或即将面临高考。有天我们高中班主任在群里发了一张“文物级别的单子”,25年前的我们的高三二诊成绩单,大家一下子炸开锅了,当时都觉得自己的成绩还可以,还经常用自己当年的成绩,所谓的“想当年XXXXXX”来教育自己的娃

现在一对比,我们的当年的分数真的没得高的那么吓人,语文考个100就算高分了,哪像现在的娃,语文130几.....数学英语140几,几乎知识点无死角。看看四川今年600分以上达到近三万人,还有前面看不到分数的屏蔽生。。。。。。一连串令人惊叹的高分,不禁让我感叹:现在的孩子在高考这场战役中,分数的“军备竞赛”已然达到了新高度,若将我们小时候的高考成绩置于当下,怕是很难叩开大学的校门。
确实,当我们翻开历年高考分数线的对比数据,同样的分数,在二十年前可能稳进重点大学,在今天却可能连普通本科线都够不着。这种"分数通胀"现象背后,折射出中国教育生态发生的深刻变革,回想我们的学生时代,高考虽也是人生的重要关卡,但整体氛围远没有如今这般紧张与激烈。那时,学习资源相对匮乏,没有铺天盖地的辅导资料,也没有各种线上线下的补习班。再看现在的孩子们,从小学起就踏上了一条竞争激烈的学习之路。家长们为了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纷纷为孩子报名各种兴趣班、辅导班。到了中学阶段,尤其是高中,每天披星戴月,除了完成学校的课程,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课外辅导,做海量的练习题。
如今的高考竞争之激烈,超乎想象。而高校的招生名额相对有限。尤其我们四川的孩子。为了能考上一所好大学,孩子们付出了太多的努力。每天早起晚睡,除了完成学校的课程,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补习班,做大量的练习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不仅来自学习本身,还来自家长和社会的期望。说的俗一点,背后还有很多人望着你的成绩呢,说了这么多,该卷还是得卷,不然咋办呢?生都生在这个年代了,你不卷有人卷!
![]()
![]()
![]()
![]()
![]()
![]()
![]()
![]()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