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郑智化是台湾同胞,也是真正的爱国者,欢迎郑先生归来
前天 00:47
谢歌说事
麻辣社区
郑智化是台湾同胞,也是真正的爱国者,欢迎郑先生归来 谢歌说事 深圳机场的无障碍服务争议将郑智化推向舆论漩涡,部分声音陷入对“连滚带爬”等措辞的纠结,甚至衍生出无端的政治揣测。对此该怎么看?
先来看看包括央级媒体在内的官媒态度(截图)↓↓↓
由此可见,官媒的三观很正,代表了真正的舆论导向。因此,我认为,看待郑智化事件,需要穿透事件的表象,应从其数十年如一日的言行中去辨识本质。几十年来,郑智化的爱国立场从未因各种争议而动摇,在我的眼中,郑智化是真正而坚定的爱国者。
真正的爱国,首先应体现在对国家统一的坚定坚守上。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郑智化便以言行践行着两岸同宗同源的认知。1993年,他在作品《大国民》中写下“伟大的祖国挥挥手,中国中国一定强”的歌词,既犀利批判台独行径,又赞许大陆发展成就,为此在台湾引发巨大争议,但他却从未曾退缩。2024年,他更是公开痛斥“不讲中文却视中国为敌人”的荒谬行径,并因鲜明的反台独立场而被台湾方面禁言。这种跨越三十年的坚定,绝非投机取巧的表态,而是他深植于心的身份认同,他说,《星星点灯》照的是家门,而非所谓的国界。
真正的爱国,亦展现为他对民族同胞的深切关怀。郑智化的争议源于对无障碍服务的吐槽,即便“连滚带爬”的表述带有情绪色彩,但其核心诉求是直指8500万残障人士的出行尊严。他坦言“被人抬着登机像木偶一样狼狈”的屈辱,这种对弱势群体困境的共情,本质上是他对社会文明进步的真诚期盼。郑智化登机事件最终推动了深圳机场连夜整改,试点启用登机连接设备、优化特殊旅客服务流程,恰恰印证了其批评的善意与价值 。另从汶川地震义演募款,到疫情期间捐款50万元支援武汉,再到此次为残障群体发声,他的爱国情怀始终与民生温度紧密相连。
真正的爱国,更经得起多元视角的审视。面对舆论争议,郑智化很快为过激用词道歉,致谢一线服务人员并恳请勿迁怒他人,展现了理性与担当 。这种敢批评也敢认错的态度,与那些刻意抹黑或盲目吹捧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而台湾当局因他抨击时弊、坚持统一立场对其实施的软封杀,更从反面印证了他的立场抉择绝非迎合市场的权宜之计。央级官媒曾背书“敢于公开反对台独的艺人,大家要好好爱他们”,这正是对其爱国底色的权威认可。
2025年10月28日,新华社连续第三天刊发“钟台文”署名文章《祖国必然统一势不可挡》,强调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文章指出,祖国大陆发展的优势和条件,持续转化为推进统一的能力和动力,必将不断促进两岸社会交流交融,加深两岸同胞利益和情感联结,增进共同的民族、文化和国家认同,牵引两岸关系朝统一方向前行。
我是一名无党派人士,我认为贵党一直就有宽广的胸怀,从统一战线的维度考量,团结像郑智化这样坚定支持统一、推动两岸交流的人士,本就是凝聚社会共识的应有之义。将具体服务问题政治化,用个别措辞否定其整体立场,既不符合客观事实,也违背了“划出最大同心圆”的共识逻辑。深圳机场的快速整改与郑智化的坦诚道歉,已然构成“批评—回应—改进”的良性互动范本 ,这恰是两岸同胞共同推动社会进步的生动体现。
微信群里,一位网友的话很深刻,他说,郑智化具象后面是政治,政治是要讲格局和谋略,容不下“水手”,怎么让“孤帆“归来?是的,尤其是在着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当下,对郑智化事件更应谨慎。对郑智化的网暴会撕裂社会共识,也与统一战线相悖,用心十分险恶。
判断一个人是否爱国,不是看其言论是否完美无缺,而是看其立场是否始终如一,行动是否始终契合民族利益。郑智化用三十年的坚守证明,他的爱国情怀藏在歌声里,也见于行动中,更融于他对两岸同胞的深切关怀中。这样的人,理应得到全社会的理解与包容,因为尊重他的真诚,本质上就是守护他那颗爱国的初心。
郑智化是台湾同胞,也是真正的爱国者,欢迎郑先生归来。
与本帖相关延伸阅读:郑智化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https://bbs.mala.cn/thread-16806205-1-1.html
(出处: 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关注“谢歌说事”,看热点新闻事件,给你不一样的视角。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