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成功

[原创·贴图] “小县优城·烟火营山”营山进士文化旅游景区

【用镜头记录家乡】“小县优城·烟火营山”营山进士文化旅游景区

航拍营山进士文化旅游景区视频

    营山建县1400余年以来人杰地灵、人文荟萃,素有“科第仕宦,甲于蜀都”。从宋至清,共产生了57名进士,200多名举人,360名贡生,其中清代营山考中进士26人。

    营山进士文化旅游景区位于营山县城东部,占地面积1600余亩,包括白塔公园、云凤书院、于式枚故居、新时代广场、奥体中心等景点。

    清道光四年(1824年),时任营山知县杨上容在县城东的梅家梁上修建了回龙塔,以彰显文运。清道光六年(1826年),新任知县夏文臻在距回龙塔不远的城东北门河畔修建了云凤书院。从此,一塔一院共同支撑起营山文化的传承,被后人完整地保存下来。回龙塔历经近两百年岁月沧桑,至今仍保存完好。2012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营山进士文化旅游景区被授予4A级景区。

    回龙塔塔呈六棱锥形,高九层,一级门联刻书“砥柱回澜波澄朗水、奇峰拔地秀启绥山”,三、五、六、九级门上分别刻书“威镇江河”“小鹰塔”“光耀紫极”“文运出震”。塔内有石级盘旋而上,登临塔顶,绥山风光尽收眼底。

    营山进士文化旅游景区以回龙塔为核心,布局进士文化主题景观,开展进士文化主题游、文体活动,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和“魂”,延续了千年传承的深厚文脉,激励莘莘学子继承和发扬“寒窗苦读”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潜心向学,砥砺奋进。

    老乡们朋友们为美丽的家乡点赞加油!

支持楼主

0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1130 回复 46
举报
全部评论
  • 默认
  • 最新
  • 楼主
  • 我and你 LV17 皇帝 楼主
    2楼

        蔡镇藩,字东侯,营山城南蔡家庵人(今营山县城南街道蔡家庵),自幼沉静好学,从长兄镇衡诵读经史。16岁入学,20岁中举。光绪18年(1892),会试入京,连捷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吏部了主事。蔡镇藩初仕为官,办事精敏,不辞劳苦,凡经管之事,处置得当,深为主官所倚重。
        蔡镇藩曾在戊戌政变前夕上书光绪帝,疏列拯救经济,国强兵,以成新政的意见,受到光绪皇帝的嘉奖和采纳。后开设经济特科,蔡镇藩参加应试,名列一等四名,一时声誉隆起朝野皆惊由于执政的慈禧太后反对维新,排斥打击新政人员,蔡镇藩满怀壮志,不得一酬。黑龙江将军寿山达善乘机连连上表奉请光绪帝派蔡镇藩去做他的属僚。蔡镇藩见清政府腐败,以奔母丧守服相辞,回到四川寄寓成都棉花街高升栈房。四川总督赵尔巽亦闻蔡镇藩之名,也知道寿山达善千里求贤的消息。即以八人大轿,将蔡镇藩接入府内,待如上宾,并委为四川咨议局筹备处协理,后又委任为四川财政监理兼造币分厂总办。蔡镇藩见赵尔巽盛意难却,欲一展才干,报效桑梓,便着手革弊疏滞,清理课税,发展农桑,兴办实业,发展四川经济。清政府把川汉铁路收归国有出卖给外国,全川人民反对,爆发了保路风潮。蔡镇藩与灌县张学 潮、简州刘光汉、沪州村天,巴县魏国平、绵州邓昶、富顺李学孟、夹江黄远坤等50人组成庚戌(1910)川省川汉保路同志研究会。
        袁世凯窃国,梦想称帝,知蔡镇藩善于理财,遂委蔡为四川国税厅筹备处处长,并以“入阁”为诱,企图使蔡为他效劳。蔡镇藩毅然辞官不做,过隐居生活,1914年病逝于成都。
    10-18 01:03
    回复
  • 我and你 LV17 皇帝 楼主
    3楼

        侯於蓟,清乾隆壬戌(1742年)科进士,为诸生时,端谨沉静,表范一方。任广东知县、惠州通判、杭州海航通判,耿介廉明。
    10-18 01:05
    回复
  • 我and你 LV17 皇帝 楼主
    4楼

        侯度,字伯正,号乾峰,营山县城北侯家庙人(今营山县朗池街道石山村侯家庙,原城附乡勤劳村,石山村合并后,现在叫石山村)。生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六月十六,卒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正月二十八。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乙未科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工部虞衡司郎中,督理宝源局(宝源局,主管国家钱币铸造、调配)。
    侯度督理宝源局作为国家货币铸造、发行与调配的主要官员,身居肥缺要职,能够做到“清操自持,支流不紊”,这非常令人敬佩!
         侯度曾任锦江书院第四任山长(院长、校长),执掌时间在乾隆五年(1740年)至乾隆十年(1745年)。乾隆、嘉庆版《四川通志》均有侯度“归掌锦江书院”的记载。说侯度“性沉静好学,清操自持,归掌锦江书院,为士林景仰”。
    10-18 01:10
    回复
  • 我and你 LV17 皇帝 楼主
    5楼

        李初元,营山县小桥镇白岩寨人,明嘉靖23年甲辰(1544)科进士,官至河南道监察御史为官清廉耿介,聪慧而有卓识。在以河南道监察御史的身份巡视河南乡试时,评阅试卷过度劳累,累倒在考场,不幸去世。死后清点其遗产,仅“遗金五钱,敝袜一双”,依靠众人捐助才办完了丧事,其廉洁奉公的品格,赢得朝野的称赞。《四川通志》载其“廉介英敏,以报国泽民为志”,说他是一个清廉耿介、聪惠而有卓识的官员,以报效国家、关心民众疾苦为己任。
    10-18 01:12
    回复
  • 我and你 LV17 皇帝 楼主
    6楼

        李沂,字艾山,四川营山人。少时勤苦力学,才思敏捷,学业大进。明崇祯六年(1633)癸酉科举人,崇祯十五年(1642年,壬午年)进士。任安徽凤阳府颍上县(现在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知县。初上任时,当时扰民之事迭起,百姓不得安宁。李沂亲问疾苦,统众画策,训练士兵,修理船橹,四面御敌,民赖以安。辞官后寓居颖上,教授诸生,当地名士多出其门下。
         李沂擅长作诗,所著《壶山诗集》脍炙人口,从学者众。沂将其讲授作诗之诀概括为八字:多读、多讲、多作、多改,作《秋清阁诗话》二千余字,由八字决、劝虚心、审趋向、指陋习、戒轻梓、勉读书六部分组成,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清诗话》收录并给予高度评价。
    10-18 01:14
    回复
  • 我and你 LV17 皇帝 楼主
    7楼

        马元烈,清乾隆壬戌(1742年)科进士,云南平彝县(今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知县、贵州绥阳县(今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知县、后升任大定府(今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知府。
    10-18 01:15
    回复
  • 我and你 LV17 皇帝 楼主
    8楼

        唐臣(1453年-1512年),字尧佐,四川省顺庆府营山县人,明弘治庚戌科(1490年)进士,任甘肃巩昌(今甘肃省陇西县)知府。四川乡试第十三名,后参加会试第一百十八名。弘治三年,登进士第二甲第七十七名。
    10-18 01:17
    回复
  • 我and你 LV17 皇帝 楼主
    9楼

        雍沿,四川营山人。宋理宗端平进士(清康熙《四川通志》卷三三)。雍沿平生喜吟咏,有诗名。著有《雍沿诗集》,今佚。《宋诗纪事补遗》、《营山县志》;《顺庆府志》录其诗十余首。《四川通志》有传。
    10-18 01:19
    回复
  • 我and你 LV17 皇帝 楼主
    10楼

        于式枚,男,(1853-1915)字晦若,祖籍广西贺州,明朝初期,于式枚先祖于绍担任明朝第一任营山县令,由此于绍一脉在营山开枝散叶、繁衍生息。于式枚故居在原城附乡天井村,现在的营山滨河公园旁边,目前正在翻修于式枚故居。
        光绪六年(1880)于式枚中进士,以庶吉士人庶常馆,三年期满,御试,用为兵部主事。北洋大臣李鸿章慕于式枚之才,条陈调为北洋差遣。于式枚在北洋任职十余年,任李鸿章幕僚多年,章文牍多出其手,官至正二品、从一品,担任过清史馆副总裁、清史稿总阅等职。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于式枚随李鸿章参加俄皇加冕典礼并出访德、法、英、美等国,国后授礼部主事,由员外郎授御史,升给事中。同年参加康有为倡设的保国会。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助奕、李鸿章签订辛丑和约,清帝赏于式枚五品京堂,充任政务处帮提调,大学堂总办,译学馆监督。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以鸿胪寺少卿督广东学政,后改提学使,于式枚力辞,乃受命总理广西铁路。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任广东提学使,广西京官联名上奏荐其兼任广西铁路公司总理,规划建筑广西境内铁路。
        光绪三十三(1907年)抉升为邮传部侍郎。1907年充出使考察宪政大臣,上奏反对立宪和召开国会,维护专制皇权,立宪派请罢。因得皇族和顽固派支持,擢升邮传部侍郎、礼部侍郎、学部侍郎、修订法律大臣、国史馆副总裁。辛亥革命后悲愤憔悴,隐居青岛,谢绝袁世凯聘为参议。
        1915年于式枚在上海病逝。
        于式枚生性耿介,宽和待人。营山县城禹王宫是湖广籍人的会馆,与于氏宗祠权一墙之隔,为争一墙之地,互不相让会馆诸姓人众钱多势胜,于氏族人欲仗于式枚之力以兴大讼。于式枚回书并引“千封书信为堵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诗句相劝。于氏族人见于式枚无助讼之意而息讼,会馆诸姓为官高位显的于式枚豁然大度所感亦罢争斗之念,双方言和,至今传为美谈。
    10-18 01:21
    回复
  • 我and你 LV17 皇帝 楼主
    11楼

        于之辐,营山县人,少家贫力学,潜心攻读。康熙三十二年(1693)举人。三十九年(1700)进士。授湖南麻阳知县,旋升常德知府,再调宝庆知府。在任力除猾吏及奸诈之徒,士民称赞。卒年七十五岁。著有《圣泉诗集》行世。《四川通志》、《营山县志》有传。
        于之辐的老祖宗于绍是明朝营山第一任知县,传至他是十一代,以后的进士于德培是于之辐的五世孙,于式枚、于式棱弟兄是于之辐的八世孙。
    10-18 01:25
    回复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随手拍
  • 徒步新政城边,厂房高立眼前。小东山径生苔,云低似诉流年。何家沟变车站,江波犹带暮烟。莫道桑榆已晚,霞满半片江天。〔自由拍客/破空散人/自由行户外〕#城市印象##在路上#

    自由拍客

    1
  • 分享了图片

    chenfuq123

    0
  • 分享了图片

    chenfuq123

    0
  • 分享了图片

    chenfuq123

    0
  • 分享了图片

    chenfuq123

    0
  • 分享了图片

    chenfuq123

    0
  • 分享了图片

    chenfuq123

    0
  • 分享了图片

    chenfuq123

    0
  • 分享了图片

    chenfuq123

    0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免费下载麻辣社区
这是app专享内容啦!
你可以下载app,更多精彩任你挑!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