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呼声] 【炸裂曝光】调查报告竟是“洗白剧本”!“国资”流失只罚28万,谁在背后操盘?
昨天 17:17
咬卵匠认理
麻辣社区
等了半年的“调查报告”,原来是份“遮羞报告”!2025年6月,广安区方坪大道砂石案的调查报告终于露面。可谁能想到,这份本该揭开真相的报告,却把“权力包庇”写得明明白白——0.4亿“国资”没了,只罚28万;退休官员参与盗采盗销,一句“不追责”就完事;暂扣的石材凭空消失,竟连句正经解释都没有!这哪是调查?分明是涉案人员的“免罪金牌”,是给公众演的一出“自欺欺人”的戏!
一、数据造假玩出“新高度” 25万方非法开采盗销变1.2万方,0.4亿案值压成71万!
调查报告里说,张某国、吴某明等人就非法开采盗销了1.2万方,违法所得才71万,最后罚28万了事。可举报人手里的证据清清楚楚:实际非法开采盗销25万方,市场价值超0.4亿,光张某国一个人就卖了500多万!
更荒唐的是,调查连最基本的账都不会算——张某国的砂石按100元/车算,一车约38方,合着一方才2块多?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是故意把“重罪”压成“小错”!还有红线外27.4万方砂石,调查报告提都不敢提,是被调查组吃了,还是被涉案人员偷偷分了?3万方暂扣的石材不见了,调查连问都不问,这“选择性失明”也太明显了!
说到底,这哪是调查数据?是给“张吴”团伙“量身定制”的“减罪数据”,目的就是让那些吞了“国资”的人,能安安稳稳把钱揣兜里!
二、退休成“免罪金牌”,一句“不追责”就翻篇?
调查报告里最恶心的一笔,是对张某国的处理。这人原是广安市检察院副县级领导,2024年10月一退休,就不用担刑责了?
《刑法》第343条写得清清楚楚,非法采矿罪情节严重能判3到7年,0.4亿的案值早够“特别严重”了;《公务员法》也说了,公职人员涉案,退休了也得追责。可到了广安这儿,“退休”俩字就成了“保护伞”,参与非法开采、盗销的官员能全身而退,普通老百姓要是犯这错,早被抓起来了吧?
调查连张某国怎么用职务便利搞到砂石、怎么打通监管关节都不敢查,这不是包庇是什么?是怕查深了,把更多“自己人”拉出来!
三、暂扣石材“蒸发”成谜:执法部门是“监守自盗”,还是“故意放水”?
2024年10月,区自规局主导一起暂扣了3万方高价值石材,结果2025年2月再查,没了!调查报告就轻飘飘一句“正在调查”,连最关键的问题都不敢碰:谁批的解扣?砂石运到哪了?卖的钱进了谁的口袋?涉案的运输车辆为啥不追查?
要知道,暂扣的赃物可不是白菜,近3万方石材值不少钱,没合法手续怎么就能没了?要么是执法部门里有人跟非法开采、盗销团伙串通,要么就是有人自己动手“分赃”,不然好好的查封砂石,能凭空消失?调查连这点都查不清,还好意思叫“调查报告”?
四、税务“睁眼瞎”:28万方砂石的税款不追,只盯着合法企业“薅羊毛”!
最讽刺的是,这份调查报告连“税务”俩字都不敢提。区税务局之前的操作就够离谱了:合法中标人陈某的5.8万方,追了15万税;可张世国团伙1.5亿的销售额,一分税都不征!
为啥不征?因为区自规局死活不提供开采与销售台账,税务就说“无据可查”。这不是“无据可查”,是“不想查”!近0.4亿的销售额,光增值税、资源税、滞纳金就得上数百万,就这么让它“人间蒸发”,是税务部门失职,还是跟盗销团伙有勾结,故意放他们逃税?
调查组连这么大的“税务黑洞”都看不见,要么是能力不行,要么是不敢查——毕竟追了税,可能就牵出更多“利益链条”,砸了更多人的饭碗!
五、舆情控评堵悠悠众口,真相怕见光?
这边调查报告还在“自欺欺人”,那边对舆论的管控早就“严阵以待”。举报人发了120余篇网络举报,要么被“技术处理”看不了,要么直接删了,要么被限流,连评论转发都没有。
官方倒是会甩锅,把0.4亿“国资”流失案说成“合同纠纷”。要是真没猫腻,为啥怕网友说话?为啥不敢回应“28万方盗销”“官员涉案”这些核心问题?调查组搞的不是“舆论监督”,是“舆论封锁”,就是怕真相漏出来,让他们的“洗白剧本”演不下去!
广安的“法治”,不能让“权力剧本”毁了!这份调查报告,把广安部分权力部门的“三大原罪”暴露得一览无余:数据造假,把“重罪”压成“小错”;司法放水,给涉案官员“开绿灯”;税务纵容,让28万方的资源税款打水漂。现在不是调查结束了,是“包庇”开始了!
广安要是不彻底查,不把吞了“国资”的人揪出来,不把欠国家的税款追回来,我们就带着所有证据找省级巡视、找中央督察!0.4亿国资不是小数,公众的眼睛也不是瞎的,别以为靠一份“洗白报告”就能蒙混过关,这事儿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