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了,竟然还有“浸猪笼” 尖椒视点
一个女大学生被乌克兰男人羞辱,隐私视频被恶意泄露,学校却反手将她开除;媒体和键盘侠们争先恐后曝光她的姓名、照片,把她推上道德审判台。 这不是古代的“浸猪笼”,这是2025年的大连工业大学!![]()
这起事件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社会挥之不去的封建幽灵和自卑心态:女人稍有“失节”,就得为家族、国家、乃至整个“民族尊严”背锅。
校方、媒体、公众的反应,合谋上演了一场现代版的性别羞辱,令人愤怒,更令人悲哀。 近日,乌克兰电竞选手Zeus将与大连工大女学生的私密视频上传网络,配上“中国女性Eazy”的侮辱性评论,公然羞辱个体、贬低整个中国女性群体。视频如病毒般传播,该女生的隐私被扒光,尊严被踩碎。
然而,真正的施害者Zeus逍遥法外,学校却以“违反校规”为由,拟将李欣莳开除学籍。
部分媒体和自媒体更是不遗余力,公开她的姓名、照片,渲染她的“私生活不检点”。
键盘侠们群起而攻,骂她“丢国人脸”,仿佛她一人背负了民族的耻辱。
这场景似曾相识。
古代女子“失贞”,先被家族责骂“败坏门风”,再被街头巷尾的唾沫淹没。
今天,学校和媒体的做法,与“游街示众”有何区别?该女生是隐私侵犯的受害者,却被推上道德绞刑架,成了众矢之的。
真正的罪魁祸首Zeus,反而在舆论场中被轻描淡写,甚至被包装成“风流主角”。这不是法治社会的逻辑,这是封建余毒的回魂!
为什么受害者反被惩罚?因为在中国,女性的身体从来不是她自己的,而是“家族”“集体”“国家”的附属品。
封建时代,女子“失节”等于辱没家门,必须以死谢罪;今天,学校以“有伤风化”为由开除李欣莳,不过是将“家门”换成了“校门”。
校方的逻辑简单粗暴:受害者的存在“有损声誉”,必须迅速切割,维护所谓的“清白”。
这种思维完全无视隐私权、漠视受害者尊严,精准复刻了封建社会的性别审判。
更恶心的是媒体和公众的推波助澜。
女学生的姓名、照片被肆意传播,舆论场中充斥着“她活该”、“不知检点”的冷嘲热讽。
这与古代的“浸猪笼”何异?
从“道德败坏”到“给国人丢脸”,女性的行为被无限放大,稍有“出格”便要承受集体羞辱。
而男性施害者呢?Zeus的恶意泄露和性别歧视言论,却被部分人轻飘飘带过,甚至有人调侃“外国男人就是会玩”。
这种“责女不责男”的双标,赤裸裸地暴露了性别不平等的丑陋嘴脸。最刺眼的,莫过于“民族尊严”的幽灵。
Zeus的“中国女性Eazy”不仅羞辱个体,更将矛头指向全体中国女性,触碰了民族主义的敏感神经。
更令人愤怒的是,部分公众并未将炮火对准Zeus的恶意,而是转而责骂李欣莳“给国人丢脸”。
一个女学生的私人行为,竟被放大为“民族耻辱”,这逻辑何其荒谬!
从“洋人泡中国妞”到“女留学生丢脸”,每当涉及外国人的性别事件,女性总被要求为“国家形象”背锅。
这种自卑心理的根源,实则源于对外部目光的过度敏感。仿佛中国女性的行为,稍有不慎就让整个民族“蒙羞”。
这种“集体焦虑”,让受害者承受了不应有的道德重压,也让真正的施害者得以逃脱追责。
为什么我们不去质问Zeus的恶行,反而忙着审判自己的同胞?这种“宁愿自罚三杯,也不追究外人”的心态,正是文化自卑的现实佐证。
回想2023年的“川大张薇事件”,女学生因被偷拍与男友亲密行为,同样被学校处罚,舆论也曾一边倒地责骂她“不知羞耻”。
再看山西大同的订婚诬告案,女性因涉及强奸指控被质疑“动机不纯”,舆论迅速将她推向道德深渊。
这些事件无一例外:女性一旦卷入性相关争议,第一时间被贴上“道德污点”标签,承受远超事件本身的羞辱。
为什么我们总是急于审判女性?因为封建观念的幽灵从未远去。
女性的身体被视为“道德容器”,稍有“出格”便要为集体荣誉埋单。
而男性,无论本土还是外籍,总能以“风流”或“无心之失”逃脱责罚。
这种性别双标,不仅是对女性的不公,更是对现代文明的背叛。
隐私权、平等权、尊严,这些现代社会的基石,在“集体荣誉”的碾压下,显得如此脆弱。
我们需要的是对施害者的严惩、对受害者的保护,而不是让女性一次次为“集体尊严”背锅。
校方应撤销荒唐的处罚,媒体应停止隐私侵犯,公众更应反思:为什么我们总在伤害自己的同胞?
别再让“贞节牌坊”压垮每一个大连女生!当隐私被撕碎、尊严被践踏,她需要的不是开除通知和网络唾沫,而是正义的伸张和人性的温暖。
否则,我们每个人,都是那座牌坊下的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