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乌军装备的美M1A1SA坦克没能改变战局的原因
4-16
日鸿
麻辣社区
俄乌战争中许多西方武器装备都被砸“招牌”,尤其是美制M1坦克,被蓝轮称为“灭俄无敌神器”,但在乌克兰战场却屡次被打爆缴获,没有建立任何功勋。这从装备美制MA坦克,德豹2坦克,英挑战者坦克等全北约武器的乌军却连战连败可看出美欧武器的真正能力。俄媒报道称,美制M1坦克损失惨重:美援乌31辆M1A1SA坦克,已被摧毁和缴获25辆,仅剩6辆。根据俄罗斯媒体《第三次世界大战》在2025年2月26日的报道,美国军援给乌克兰的31辆M1A1SA坦克,到2025年2月,有25辆已被摧毁缴获,其中二辆被送到战利品展会上,成为著名的展品。美制M1A1SA坦克在乌克兰战场上遇上严酷的战场环境损失巨大。俄罗斯在摧毁M1坦克方面取得成功,不管是“短号”反坦克导弹、“柳叶刀”巡飞弹,卡52直升机还是重型炮火发射的制导炮弹都能有效摧毁目标。M1A1SA坦克成为靶子。M1出现在俄乌战场上,并没能改写战局。用美国官员的说法,无办法能让M1坦克不被发现。后果就是成为容易侦察和并被“猎杀”的目标,主要威胁来自无人机,巡飞弹和反坦克导弹系统,传统的坦克与坦克之间的战斗极少发生。挂满爆反装甲的M1坦克,仍然被俄军摧毁缴获。M1A1SA作为M1A1系列的升级版本,被寄予厚望,其配备Contact-1爆炸反应装甲,侧方安装TUSK防护套件以增强防御力,同时炮塔区域增设反无人机防护笼。在车体尾部增设反无人机屏蔽装置及态势感知系统、增强的电子设备和传感器,理论上应能赋予坦克乘员前所未有的战场优势。然而,在实战中,这些高科技装备并未能完全抵消俄军在现代战争中展现出的强大远程打击和侦察能力。尤其是俄军无人机与精确制导武器的组合,对乌军坦克构成致命威胁。分配给乌克兰第47机械化旅,但在阿夫迪夫卡战役其间损失惨重。在偏远的贝尔蒂奇村顽强抵抗战中,在2月26日,首辆M1A1SA主战坦克被俄罗斯军队所击毁。接着,在贝尔蒂奇战线,乌克兰军队遭受连续的损失,共计五辆M1A1SA坦克被击毁,值得注意的是,有一辆坦克甚至被俄军缴获并运回莫斯科,在举国欢庆胜利日时,这辆坦克作为战利品在莫斯科的爱国者公园公开展示。在莫斯科的展览会上,不仅展出先进的M1A1SA主战坦克,旁边还引人注目地展示一款创新设计的M1150突击破障车,它巧妙地采用艾布拉姆斯坦克的强大底盘。俄罗斯无人机对乌M1A1SA主战坦克致命打击。在乌战场,M1A1SA坦克面临一个出乎意料的严峻挑战:缺乏空中保护和地面炮火支援,面临俄反坦导弹,巡飞弹,无人机,直升机的立体打击。对手俄军装备精良,拥有丰富的先进反坦克武器以及性能不逊色于M1A1SA的主战坦克,这使得美国坦克首次体验到处于战术劣势的境地。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出现配备FPV(第一视角)摄像头的无人机和新型巡飞弹,它们开创一种前所未有的攻击策略,专门瞄准坦克的顶部、后部和履带防护的薄弱环节,令人防不胜防。在对抗M1A1SA坦克的战斗中,俄军广泛运用FPV无人机和巡飞弹给M1A1SA主战坦克致命一击。首个遭受打击并损毁的M1A1SA主战坦克,不幸遭遇FPV无人机的直接命中,其炮塔后方的弹药舱遭受致命攻击,随之发生爆炸,尽管炮塔未被掀翻,但猛烈的火光与冲击波无情地夺走炮塔内人员的生命。由于遭受极其惨重的损失(总计仅剩6辆),乌军在2024年9月无奈决定暂停M1A1SA坦克于前线的使用,据可靠消息,这主要是因为这种坦克易受无人机,巡飞弹的威胁,已送回工厂进行适应性升级和改进。美国此举可能是出于维护其美制武器在全球主导地位以及确保技术优势的考量。在实战中,M1坦克暴露出不少问题,例如,电子设备因冷凝而出现故障。防御力也不行,不仅无法抵御来自上方的攻击-无人机往往从下方向下攻击;而且正面也不够硬实。本来M1坦克依靠重装甲来抵御威胁,但是提供给乌克兰的M1A1SA坦克并没有配用美军自用的贫铀装甲。据美国权威军事媒体《军事观察》报道,2024年9月14日,一辆崭新的M1A1SA坦克在乌克兰装甲部队的撤退过程中被俄军意外俘获,其状况之完好,几乎未留下任何战斗痕迹,这在战场上极为罕见。相比之前多辆被摧毁或严重损坏的同类坦克,这辆坦克的保存状态无疑为俄军提供宝贵的研究样本。相比之下,俄制坦克在实战中的表现更好,T-90坦克在设计时就没有追求使用贫铀装备,而是采用复合材料等,经过严格限制战斗全重,令其机动性更好,更适应俄乌战场条件,再加上不断地改进,在战场上占据优势,尤其是在面对无人机和反坦克导弹时,表现比美制坦克强多。M1被击毁后,原有的神话被彻底戳穿。实战效果证明西方技术在俄罗斯战术面前的脆弱性。俄罗斯军队很好地适应变化,大量使用无人机,巡飞弹和电子战系统等,特别是柳叶刀巡飞弹大放异彩摧毁大量乌军坦克,美制M1坦克砸了牌子,没能发挥什么作用。M1A1SA其防护能力的局限性在俄乌冲突中暴露无遗。尤其是顶部装甲的薄弱,使得其极易成为俄军无人机,巡飞弹和制导炮弹的攻顶目标。这一问题不仅导致大量M1A1SA坦克在尚未充分发挥其作战效能前就被摧毁,也引发乌克兰方面对美国提供贫铀装甲的迫切呼吁。然而,鉴于技术泄密的风险和外交考量,美国显然不会轻易满足这一要求。随着俄军完整缴获M1A1SA坦克的消息传开,技术泄密的风险成为美国及其盟友不得不面对的重大挑战。M1A1SA坦克所搭载的先进火控系统、通信设施及传感器等核心技术,都可能成为俄军学习和模仿的对象,进而提升其自身的军事装备水平。此外,这一事件无疑对美国的军事威信和国际形象造成严重冲击,使得美国在全球军事舞台上的地位面临新的挑战。